興大人關於興大校訓校徽校歌校旗校花校樹歷屆校長校史地景導覽校園風華大事紀興大特藏
特藏
數位特藏資料認識校史館校史館緣起校史館規章校史館360度環景參觀校史館參觀資訊訪客足跡漫畫校史校史館特展
Loading...

數位特藏資料

中興大學機構典藏

中興大學目前擁有許多學術資源及特殊典藏,這些文獻資源種類繁雜且分置各處,如未能有系統的建置及整合文獻資料,將導致資源的使用率及能見度低落,也造成教學研究的不便。

機構典藏期望能給予師生資源面及技術面的協助,提高教學品質及研究數量,爲整合保存本校學術成果及珍貴資料盡一份心力。

網站連結

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

中興大學成立歷史悠久,在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臺灣總督府為開發臺灣農林資源,培養農林人才,設立「農林專門學校」,即為本校前身。昭和三年(1928)總督府在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校址設立「臺北帝國大學」,同時將本校前身併入,改制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

民國九十四至九十五年配合圖書館新館落成,本館積極執行日治時期農林類資料之整理工作,陸續整理出<卒業報文>、<臺灣農業資料>。其中<卒業報文>為當時學生所寫畢業論文,主要以臺灣農業主題為研究中心,其主要涵蓋範圍有臺灣植生、土壤、運輸技術、市場調查等,研究領域範圍甚廣,型態為「全手抄本」,這批獨特的珍貴資料,將當時重要研究文獻加以保存,均為研究日治時期農業變遷之重要學術資源,但因資料年代久遠、紙質脆弱,調閱使用易造成損壞,對資料的保存造成極大的影響。

因此,中興大學圖書館希望透過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達到文化保存及推廣教育利用目的,第一期擬將<卒業報文>進行數位化影像典藏,並為資料逐一建立標準化可交換之「後設資料」(Metadata),建置館藏臺灣農業文獻史料資料庫,使該批深具臺灣農業文化特色之資料,能以資訊及網路化方式即時供大眾查詢使用,支援相關學術之研究,使國家文化資產得以供全民共享。

網站連結

共話當年-中興大學與鄰里居民互動的回憶

中興大學從1919年創校至今,已將近百年。早先,校址設於臺北,稱作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1943年,遷校至臺中南郊的頂橋仔,幾經改制、升格,一晃眼,已走過七十幾個年頭。臺中南郊原先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伴隨著省立農學院的發展,人煙日益稠密,逐漸形成都市化的景觀。

從省立農學院到中興大學,學校並非孤立地在南郊發展,它與鄰里居民之間有各種互動,然而,這類來自圍牆外的校史訊息,通常都被忽略了。其實,透過鄰里居民的視角,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興大。本書結合了校史文獻與里民訪談,生動地再現了「農學院」昔日的風光,也鉤勒了「興大康橋特區」的遠景。

購買連結

興大校史小故事-中興湖篇

興大七十年

2012似水劉年-劉道元教授紀念集

興大實錄:國立中興大學九十週年校史(1919~2009)

興大實錄:國立中興大學九十週年校史 圖文集(1919~2009)

檔案中的校園變遷